年4月4日,颖之赏樱之旅,第四次游历绍兴市上虞区的最高峰覆卮山。
上虞友人“快乐飞翔”提醒颖之,宁波市余姚市四明山镇芦田村后的水库,值得去看看!
颖之因此第二次停留芦田村,漫山遍野红樱盛开,天上人间。
芦田村民姓王,唐宋之间自奉化万竹迁此居住,是唐代晚期明州刺史、银青光禄大夫王敬玘后裔,再往上溯,则是东晋王羲之家族。
王敬玘晚年隐居于奉化万竹,其五世孙王奕,途经此地,路转峰回,云消雾散,将至绝顶,豁然开朗,于是折芦插田,视其郁然森秀,遂名芦田,而卜筑居之焉。
历千年而成大村落。
芦田村地处余姚市、上虞区和嵊州市交界地带,一村相闻三市区,从上虞、嵊州方向经清白线和甘油线进入宁波境内的第一村就是芦田村。
芦田村原属嵊县管辖,年因当时的国际形势变化,当时隶属嵊县的芦田、棠溪、宓家山、西湖头、白杨树五个村庄,上虞县的悬岩、溪山、大山三个村庄,奉化县的唐田、壶潭、北溪、梨洲村四个村庄,以及余姚县的华山、大岚等村落,统一成立为余姚县四明山区,芦田村,从此隶属于宁波余姚。
芦田居于绍兴市上虞区和嵊州市的分水岭,南边毗邻绍兴市嵊州市下王镇高彦岭村,南流之水汇入十八都江,流经嵊州市下王镇,在仙岩镇嵊溪村汇入曹娥江。
芦田村西北边毗邻上虞区岭南乡油竹坪村和里蒋村,再往西就是上虞和嵊州的界山覆卮山。
向北之水流入白龙潭峡谷隐潭溪,山谷中有溪山村和白龙潭村,隔谷与悬岩村和地质公园所在的罗成山相望。
隐潭溪上游也叫白龙溪,流经岭南乡,在章镇镇南侧汇入曹娥江。
芦田村分水岭,南北之水最后都合二为一,汇聚于曹娥江,奔流向海。
芦田村是典型的高山村落,靠山吃山,早期依赖水井用于饮用水源,随着人口的增加,水井已经无法满足需要。
芦田村人自建了两个水库,其中一个就在村内,名为桥口水库,其实也可以称为池塘或小湖,与村庄相映成景,既美化了环境,也方便了村民洗涤。
为了彻底解决饮用水源问题,上世纪六十年代,村民在山后修建了峡口水库,手工年代,异常艰辛。
峡口水库,海拔六百多米,宁波市内海拔最高的水库,可谓真正的“宁波天池”。
峡口水库和芦田村之间隔了小山登起岩,饮用水是如何引到村里的呢?
水库边建了抽水站,用管道将水抽至山顶的蓄水池,经沉淀过滤后,再引至家家户户。
峡口水库北边的山头名叫挂壁铜锣,这个名称一定有典故吧。
颖之流连于此,赏景拍照,任意角度,都美丽如画。
东边就是白龙潭峡谷,宛如悬挂在悬崖绝壁之上的巨型翡翠。
宁波真正的天池,外界知道者少,只有少许游人远道而来,流连风景里。
峡口水库往西南方向的山头上,有个小地名叫“看牛场”,以前放牛的地方,后来挖了一个小山塘,汇聚天上之水,纯净无污染,也是芦田村的饮用水源。
小山塘地处山顶,海拔位置比芦田村要高,用水管可以直接将水引至村中。
但是旱季时水枯,仍然需要峡口水库用作饮用水源。
规模庞大的芦田村,解决饮用水问题,经历了无限艰辛。
峡口水库再往西,还有大小三个水库,属于上虞区岭南乡,四个水库连环,如碧玉镶嵌在群峰之巅,四面八方樱花盛开,美如仙境。
从看牛场山顶眺望,群山连绵之间,大小山塘水库连环,碧绿如玉,在高山,在天上,风景如画,世外之境,这就是仙境里的天上人间。
芦田村和四明山中的大多数村庄一样,村民的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种植苗木。
芦田村的苗木以樱花树为主,早樱染井吉野,三月中下旬花期,晚樱关山樱花期四月上中旬。
近年来由于各地苗木数量剧增,导致了苗木滞销,价格持续下滑,原来几万元一株苗木,现在降至几千元,仍然难以出售。
滞销的苗木,连绵成片,没有美化城市,却美化了乡村,意外地成为了美丽的乡村风景线。
时下漫山红遍,人少而景美,正是颖之所追爱。
芦田村属于宁波四明山区的偏远村落,从宁波自驾前往,山路九百九十九道弯,两三小时才能到达。
如果公交前往,从余姚汽车南站乘坐路公交车到达四明山镇,再转乘路公交车可到,路途太远,早晨出发,午后才能到达,因此不建议公交前往。
如果到水库边游玩,请爱护环境,珍爱饮用水源!
文明出行,让风景更美好!
宁波颖之您若喜欢,我必继续!
转载请注明:http://www.0431gb208.com/sjszyzl/615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