毕业论文
您现在的位置: 天山天池 >> 天山天池新闻 >> 正文 >> 正文

关于新疆,我们一起走过的2022

来源:天山天池 时间:2023/3/9
西宁治疗白癜风的医院 http://baijiahao.baidu.com/s?id=1715280377736018301&wfr=spider&for=pc

年这本书迎来最后一页,回顾第一页仿佛故事才刚刚开始。

今年,我们通过文字、图片与无数个彼此分享泪水、苦痛、依恋、遗憾、喜悦、愧疚、无助幸福……

把今年拍到的一些新疆的天空拼到了一起,朋友说她好像透过这些照片看到了我眼中的世界~新的一年要来了,愿大家都能够遇见属于自己的那一份美好?

——木易

[疆来]在记录,我们还记得。

(点击蓝色划线字体即可跳转文章)

舌尖上的新疆

年,我们用幸福了无数人家的新疆美食记录着新疆故事。

开年第一篇,我们以开启了这一年;

▲阿勒泰的夏天

这一年,新疆人最离不开的还是羊肉,蒸、炸、煎、炒、炖,新疆人解锁了羊肉的所有吃法;

这一年,我们吃了无数盘面,吃的最多,;

这一年,我们一起度过了诺鲁孜节,,古尔邦节,让在外游历漂泊的新疆人短暂的感受到了节日的温馨。

让节日的喜庆冲刷烦恼,让温暖了童年的节日美食再度带来重启的力量,更好地出发!

▲家里的一角

这一年,我们向大家介绍了,酸奶,,水果,,饮品,把新疆孩子的共同“零食”选择完完整整地分享给大家。

▲最佳解馋“零食”红石榴

阿列克谢耶维奇在《二手时间》中分享到“厨房从来不仅仅是做饭的地方,也是饭厅和客厅,还是办公室和演讲坛,是可以进行集体心理辅导的地方”,不仅在俄罗斯,在新疆亦是。

夏天,记录温暖厨房的纪录片《新疆滋味》同名视频书出版,透过厨房忙碌身影,感受着食物之美的同时,更让我们得以重温属于厨房的种种温暖回忆。

从历史足迹出发,回忆真实的新疆

年,通过重温脑海里模糊而又美好的存在,试图汲取更多的能量,更是在努力透过如磨砂玻璃一般的记忆,带领更多人看到新疆曾经的真实模样。

;“新疆之子”阿布都克里木·纳斯尔丁;;守护《玛纳斯》说唱的居素普·玛玛依......

你、我、他、她、他们、她们,一个个真实存在过的人物构建起了回忆新疆的桥梁。

▲记忆深刻的年初雪灾救援时部分新闻图

;是克里雅河的波涛;浪漫的蓝色伊犁,......

回答着我们,我们从何处而来?

▲古老的歌()白钢绘

拨开历史的烽烟,,缠绕在传统乐器的琴弦上;

▲库姆兹琴

,回响在史诗传唱的吟哦里;

,放置在转场搬迁的马背上,;

答案,还在镜头中定格.....

▲寻找文章插图时印象深刻的老照片

▲“一眼新疆”版块推荐

回忆还在继续,我们要去向何方?未来的新征程又将抵达何处?

答案就藏在世代传承的古老智慧之中。

生活的模样

一方水土养一方人,一条条雪山融水滋养着一代代新疆人。

年,透过文字和图片,我们得以翻过皑皑雪山,和新疆的温暖汤泉来个拥抱,见过夏天湛蓝似镜的赛里木湖,也见过秋天橙黄橘绿的喀纳斯,还见过冬天银装素裹的天山天池;

▲喀拉峻

踏上新疆S百里丹霞风景道,从昌吉州出发一路行驶至硫磺沟百里丹霞风景道0公里处,看着参差不齐的丹霞地貌,穿越七千年的侏罗纪,被天山北麓宏伟的画卷惊艳着;

步入将自然景观和美丽传说融为一体的江布拉克,走入美丽如画的“自然之肾”,在新疆湿地感受着时间静静地流淌……

▲新疆巴音布鲁克的九曲十八弯

▲油画一角真实版

▲静谧的冬季村庄

▲乌鲁木齐的冬天

让心静下来,将生活的脚步慢下来,深呼吸,感受心跳,观察生活,看向窗外。

这一刻,回归本真,只作为人类感受地球的心跳。

▲“一眼新疆”版块推荐

人物追忆时代

一个个有血有肉的平凡人串联起新疆,让神秘的土地逐渐褪去面纱,以更清晰的形象走向未来,书写时代的故事。

这一年,我们继续讲述这片土地的故事。有追逐蓝天梦的与阿布机长,有勇敢走出国门、找寻新天地的、苏比努尔、和小提,有从祖国各地而来近距离感受新疆的、邵琳,更有在各行各业扎根,一步一个脚印的、南快莫德格、、孙嘉阳、……

从文字到视频,我们邀请了诸多分享家与读者近距离互动,迪丽努尔、、依丽米努尔、、苏比·艾热肯、……在不确定的时代,是具体的人让我们看到希望,看见自己。

▲三月底的家乡

或许他们做的事、说的话我们并不赞同,但是理解,并全力以赴将他们的故事呈现。一次次采访,一次次写稿,一次次推送,我们始终怀抱热情,在突变的世界里打捞细碎的情感,以真诚的文字连接主人公与读者。

新的一年,会遇到怎样的人,写下什么样的故事,我们期待着,更准备着。

新的一年,也请多多关照。

步入真实,研究生活

在这个充满变局的大时代,被全网点赞“展示党徽”的大叔是英雄的写照,一个渺小的人物背后也能折射出无穷的力量。

是平凡的故事,是充满力量的故事,我们愿意成为故事的讲述者,哪怕这个故事只能传递一点微光,我们也要坚持下去。

▲“柯柯牙”精神

我们不要成为冰冷的旁观者,我们不该呆在原地,我们要用嘴发声,我们要用手举起火炬。

我希望有一天我们可以变强大,社会可以不再以它本来的面貌伤害我们,我希望这一天早点到来。

半年荏苒,生命一次次的向我们证明它脆弱但又顽强,那些发生在我们生命中的故事,或喜或悲,都是命运安排。但是无论如何寒冷的日子,总是意味着寒冷的“正在过去”,光明就在眼前。

▲反向“北漂”

对于每一个新疆人来说,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。大多数人相较于整个大社会,都是一个无足轻重的小角色。

▲疫情下的新疆

那些留存在历史里的深刻画面,都将成为支撑我们继续前进的力量,成为我们平凡生活中的英雄梦想。

再见,你好。

“用知识的光明照亮心头的阴影”

树木枝叶疯长,遍地玫瑰绽放,好的书籍与电影是使我们精神世界逐步充盈的蓬勃生命力,它们能表达出潜藏在我们内心的爱与真诚,自由与浪漫,懊悔与悲伤,温暖与感动......

在这些作品中,我们总能发现原来自己的感受早已被另一个人察觉并清楚地剖析,在灵魂契合中又能保持清醒独立的思考,这便是文学作品之于每一个人的真正意义。

▲家里的一角

在这样一个物欲横流的时代,短视频、娱乐新闻、网络小说充斥着网络平台,渗透每个人的生活,这使得大家很容易在快节奏的生活中迷失自我,成为人生道路上的迷途者。

通过优秀的文学作品,分享爱、自由、女性的权力……从字句之间折射出来的情感,汲取思想内涵,反思生活、反思自我。

“我以为《老友记》会解决一切问题。但它没有。”

当这个国家一半的人沦为了生育工具......

豆瓣9.1,继请回答之后的另一部人生剧!

为何家会伤人?

《人民日报》道:“在书中,你可以见识很多不同的人,看到不同的生活,得到不同的生命感悟。脚步丈量不到的地方,文字可以;眼睛看不到的地方,文字可以。”

将更多的可能带入生活,换一种角度看新疆人眼中的世界,看我们或早已经习以为常的生活,“从困惑与焦虑到心明眼亮地掌握住自己的命运”——(摘自《我从新疆来》王蒙老师的序言部分)。

记录新疆·迹忆新疆·感受新疆

年出版的《我从新疆来》成为[疆来]平台建立的契机,也是我们用文字记录新疆的共同起点。

年,[我与疆来]让我们每一个人记录下了与疆来结缘的故事:这里有土生土长的新疆人,也有被新疆人触动而“后天形成”的新疆人,而无论哪一篇,“热情“是我们的共通点,不愿旁观是我们在这里努力的动力,哪怕只是影响,也想让更多人了解新疆的真实模样,不似教育,但亦试图做到“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,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,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“。

▲同一时间新疆的天空(左)和广州的天空(右)

照片拍摄于十月,国庆假期期间。因为暑假申请了留校,我便在学校待着没有回来,而我的发小因为新疆的疫情未能按时返校。七月份那会儿,由于我转了专业,于是住回了原来所在的校区,刚回去的几天常常在校道上散步。一天傍晚,我们对彼此分享了看到的十分漂亮的天空,发小的照片是在我们小时候一起玩的楼后边照的,因而这张照片我也一直存了下来。

已经记不清楚今年是和郑郑认识的多少年了,我们很小的时候就在一起玩——一起在开学前听《土耳其进行曲》补作业;一起做上台表演前的准备;在燥热的夏夜里,长辈们在一起唠家长里短,也会时不时拿我们做比较,我们顾着和小伙伴们玩猫和老鼠;小学那会儿也曾因为a4白纸而争吵……许多许多,有开心的也有不开心的,我们会亲密无间也会因为成长过程中的因素而彼此疏离,可是这么多年过去了,我依旧觉得小时候就在一起玩的朋友会不一样一些,会更亲近些,是长大之后再要好的朋友都代替不了的。小时候很好,长大之后我们也都不差!

年,希望我们都“好好”——身体好好、心情好好、学习好好、一切都好好!

——摘取自郑郑和牟牟回忆里粉紫色的那一份

▲拍摄于新疆巴州焉耆海棠湾

寒假回家一直被隔离,情绪有点emo,解封了,爸爸说一起走一走~

或许父亲,您也有泪,只是从来没见您哭过,再坚强的男人,时间久了,也需要倾诉,而您,永远把最阳光的一面留给我,教会我微笑面对生活.希望父母的碎碎念念可以岁岁年年~

——“采访组“玛咔巴咔

在“我从新疆来”平台发展过程中,不乏有很多声音谈及“优秀”,而何为“优秀”?

不过一个普通人不想将就,不过是“为了理想而坚定、乐观、努力和智慧,同样地、一致地热爱着自己的家乡——新疆”(摘自《我从新疆来》那日松老师的序言部分),“有艰难,终于胜利,有愤懑,终于释然;遭遇过陷阱,终于跨步向前”(摘自《我从新疆来》王蒙老师的序言部分),这份不放弃、持之以恒的努力造就了我们眼中的优秀人物。

正如王蒙老师在《我从新疆来》书籍序言部分所说的一般:多少新疆儿女还在如库尔班江“兴致勃勃地、精明强干而又阳光万道地在北京工作着、生活着,也在祖国的与世界的各个角落见识着、开拓着也快乐着”,与此同时,“祖国很大、世界很大,生活很宽广,发展就有改善,光明就一定赢得尊严,自信就能创造奇迹,友好和善意一定能得到同样的回报”,我们亦期待着记录下你的故事。

在奋斗向前的同时,新疆作为故土,这份牵绊已然成为伴随终身的身份标签,但也仅止于此,新的定义尚在我们手中。

▲乌鲁木齐

那日松老师在《我从新疆来》序言部分写道:“华丽背后的生活、历史、村庄、田园、家庭、父老乡亲、文化传统……才组成了新疆真正的人文风景。”

年,我们从美景接触新疆,从人文回忆新疆,从人物了解新疆,从书籍、生活感受新疆,在平凡的生活中寻找希望,在细腻的情感中看见世界。

时针悄无声息地转到了此刻?年12月31日。

这一年精彩纷呈,每一个片段都令人难忘。

年,我们依旧在记录新疆故事的路上。

-END-

本文由“我从新疆来”原创,欢迎

转载请注明:http://www.0431gb208.com/sjszlff/3798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