毕业论文
您现在的位置: 天山天池 >> 天山天池介绍 >> 正文 >> 正文

新疆冰雪是门好生意吗喜迎北京冬奥相约

来源:天山天池 时间:2023/11/30

「本文来源:天山网」

记者王晶晶

爱上滑雪需要多久?来自乌鲁木齐的23岁姑娘邢妞妞的答案是:一次体验。

4年前,她到新疆天山天池滑雪场玩雪圈,却被单板滑雪圈粉。此后,她不仅滑遍了国内各大型滑雪场,每到冬季还专门在乌鲁木齐县租房,方便滑雪。

北京冬奥会成功申办以来,新疆冰雪场地设施建设日益完善,同步催生出冰雪体验、冰雪培训、冰雪旅游等新业态,培育了大量冰雪爱好者,形成越来越大的消费市场。冰雪相关产业,正成为一门好生意。

年11月19日,乌鲁木齐市小学生冰球选拔赛现场。石榴云/新疆日报记者王晶晶摄

冰雪运动装备需求升温

年11月19日,乌鲁木齐市小学生冰球选拔赛赛场上,开球哨声刚落,洁白的冰面上,11岁的陈恩逸风驰电掣一闪而过,一记漂亮的射门,球进了。

陈恩逸是新疆教育学院实验小学五年级学生,接触滑冰已有两年多。“光装备上的投入就有2万多元,滑得越好对冰鞋、冰刀的要求就越高。他现在的鞋更换一次轴承,就要花近元。”虽然开销不小,但陈恩逸的母亲刘红梅认为值得,“不仅能掌握一门技能,孩子的体质也好了,专注力提升了。”

参与冰雪运动有一定门槛,从服装器材到培训练习,需要消费能力的支撑。“我的顾客群体中,家长对孩子参加冰雪运动的消费热情很高,舍得投入。”在乌鲁木齐市地王国际户外城经营户外用品店15年的黄世斌说,“大家生活水平提高了,运动消费的需求也明显增加了。”

4年来,邢妞妞滑雪投入近10万元。两副雪板、两双雪鞋、两副护具,每个雪季还要添三四套雪服,“还有每年买滑雪年票元左右,租房元,加上更换装备,一个雪季下来得花两三万元。”

新疆丝绸之路国际度假区滑雪场,游客在滑雪。记者王晶晶摄

消费推动冰雪场馆建设

“冰雪热”带来无限商机,冰雪场馆经营者对此感受最深。在位于乌鲁木齐市西环北路号的圣丹亚滑冰场,每到周末,从早到晚5个场次,场场爆满。“我们刚刚和一家商场签约,要开第二家室内冰场。年,我们还要建一个穹顶式冰场,集体验、培训和装备销售为一体。北京冬奥会即将召开,大家对冰雪运动的消费能力充满信心。”近日,新疆圣丹亚体育文化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戎说。

群众参与冰雪运动的热情高涨,新疆冰雪场地也不断增加。全疆72家滑雪场中,已建成5S滑雪场5家、4S滑雪场5家。年,新疆丝绸之路国际度假区新增86台造雪机、米造雪管线,还新开了七号缆车。

新疆的优质冰雪资源吸引了大批投资者,目前新疆多地正在新建、改扩建雪场。赛里木湖滑雪场无疑是最受瞩目的新星,“这有亚洲最大落差的雪道,顾客可以边滑雪边游览赛里木湖冬日美景。年12月底,滑雪场开业,但是开业前的两个多月,就已经有很多滑雪俱乐部和我们对接。”赛里木湖滑雪项目负责人李洋说。

在乌鲁木齐市和阿勒泰地区,围绕冰雪场馆,已形成了“旅游+体育”服务体系。乌鲁木齐县拥有8家滑雪场,近一年来,当地新增民宿49家,提供千余个就业岗位。阿勒泰地区也以冰雪为轴,拉动餐饮、住宿等配套产业和服务,冰雪旅游的附加值为当地冰雪产业发展注入活力。

多元化优质服务留住消费者

带上家人,约上朋友,去近郊雪场体验冰雪乐趣,吃农家饭、住民宿,在新疆已经渐成冬日风尚。据《中国冰雪旅游消费大数据报告()》,—雪季,我国冰雪旅游人数达到2.24亿人次,冰雪目的地单次旅游人均消费约元。上扬的数据背后,蕴藏着冰雪产业发展的重大机遇。

“新疆要用好各方资源让群众‘上冰雪’,从最初的‘纯运动型’发展至‘运动+休闲型’,从‘体验式’逐渐过渡到‘深度参与’,让冰雪消费成为人们的常态化选择。”全国政协委员、民革新疆区委会专职副主委邓红说,年全国两会上,她提交了关于“深入挖掘新疆冰雪资源”的提案。

“要形成良性循环,冰雪场馆和冰雪旅游目的地要靠多元化优质服务留住消费者。”邓红说,如果一个初次体验冰雪运动的人,租到了一双不干净、没烘干的雪鞋,那他很可能对冰雪的热情就止步于此,“专业的冰雪运动教练和冰雪旅游服务人才,有助于将冰雪体验者转变为冰雪爱好者。只有深度参与的人多了,冰雪产业的发展才有牢固的根基。”

一张滑雪票指向一个消费市场,一套冰雪运动装备蕴藏一条产业链条……抓住北京冬奥会契机,促进新疆冰雪消费全面升级,在“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”的进程中,助力新疆冰雪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。

转载请注明:http://www.0431gb208.com/sjszlfa/6817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