年最后一天,沪深交易所发布退市新规,“净利为负且营收低于1亿”成为引发退市的一条新增“导火索”。
新规为开年“埋下隐雷”,一场突如其来的退市风险逼近上市景区,IPO长跑15年的西域旅游、明争暗斗不停的大连圣亚最先中招。
随着越来越多的业绩预告相继披露,上市景区困境逐渐显现。虽未走到退市一步,但业绩预减、首亏、出售资产换取盈利等,是近20家上市景区在年的普遍境遇。
而在资本博弈场上,有人“断臂”艰难求生,有人四处奔走只为换取一张入场券。据不完全统计,数月以来,已有包括呀诺达、广州塔、华强方特、鄂旅股份、陕西旅游、青都旅游等在内的多家旅企宣布冲刺A股。排队IPO,或已被多数景区视为一条“自救捷径”。
年才刚刚开局,而上市景区们的苦痛与希冀已然浮现……
新规施压,退市风险逼近
一场退市风险,让去年8月才结束15年上市长跑的西域旅游,在开年迎来“当头一棒”。
1月28日,西域旅游发布公告称,预计公司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-万元至-万元(未经审计),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非净利润为-万元至-万元,预计营业收入为万元至万元。
年疫情冲击下,上市旅企多数亏损。西域旅游在《年度业绩预告》中表示,疫情致上半年国内跨省组团游受限,新疆地区旅游旺季期间又突发疫情;新疆疫情的多次反复叠加影响,导致公司业绩亏损。
但除此之外,西域旅游被“ST”的风险,更多来源于沪深交易所的一则重磅新规。
根据此规定,上市公司若出现“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净利润(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孰低)为负值且营业收入低于1亿元,或追溯重述后最近一个会计年度净利润(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孰低)为负值且营业收入低于1亿元”的情形,其A股股票将在年度报告披露后,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。
截图来源: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(年12月修订)
资料显示,西域旅游目前经营老牌5A景区天山天池,以及五彩湾温泉两座景区,主要提供旅游客运、游船索道、演艺、温泉娱乐、酒店会议等综合服务。在串联起一个相对完整的旅游服务链条的同时,景区内的大小交通服务,帮助西域旅游一直保持着较为稳定的毛利率,也使其成为一家典型“小而美”的旅企。
曾经为上市苦熬多年,如今却或将创下最快“披星戴帽”的记录。“净利润为负且营收低于1亿元”的双重判定条件,让“小而美”却高度依赖客流营收的西域旅游不堪重负。
而新规之下,上市近20年的大连圣亚,也难言乐观。
1月29日,大连圣亚发布《年年度业绩预亏公告》称,预计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非净利润为1.14亿元到万元,预计实现营收1.02亿元,其中主营业务收入.62万元;同样可能在年年报披露后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。
当然,大连圣亚的危机不只来源于疫情影响。《年年度业绩预亏公告》发布4日后,上交所便以“未能及时核实媒体报道所涉重大事项”“董事会秘书职位长期空缺”“不配合上交所日常监管工作”等理由,暂停大连圣亚的信披直通车业务。
对于大连圣亚来说,“夺权大戏”虽暂时落幕,但事实上,一系列“内忧外患”并未结束。
对内,大连圣亚早前即提到,公司面临的主要风险为现有经营场馆的营收已趋于稳定,自身增长空间不大,主营业务增长乏力,新项目仍处于投入和建设阶段,而事实是,包括镇江大白鲸魔幻海洋世界、营口鲅鱼圈大白鲸世界海岸城等在建项目不断延期。
对于主题公园企业来说,发展路径无非主要两条:一是通过重资产投资+轻资产品牌输出,不断落地新项目,实现增量收益;二是在轻重模式结合基础上,将产业链做得更长,向上游的IP内容延伸,做成业务闭环,这既是做高业务壁垒的需要,也是创造更多利润增长点的必然诉求。大连圣亚的“大白鲸计划”,载有第二种路径发展的重任,但受制于IP打造、资金投入等不足,这一计划还难担重任,构建“海洋主题全文化产业链”的愿景尚未实现。
对外,大连圣亚的“营收高地”黑龙江经历了冬季疫情复发,业绩或将引发“被退市”,信披违规暂停被直通车业务……“蓝色迪士尼”的困局,一时难解。
亏损蔓延,景区旅企“渡劫”
在西域旅游、大连圣亚之外,退市风险预计将有更大范围的波及。而据16家景区类旅企的业绩预告,业绩亏损、预减等形势仍在蔓延。亏损之下,各有各的心酸与苦痛。
传统山岳型景区上市旅企中,黄山旅游、张家界、桂林旅游、长白山、峨眉山A等,均因疫情导致客流量锐减,出现不同程度的亏损。而在主题公园类景区中,一直以超高毛利率和净利润著称的宋城演艺,也将迎来上市十年来的首次亏损。
不同的是,年在市场环境不利的影响下,宋城演艺的主营业务预计仍实现净利润约1.1亿元,而亏损则来源于数字娱乐平台。预告期内,宋城演义对花房科技长期股权投资进行了减值测试,计提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约11.08亿元,长期股权投资损失和减值准备合计约18.32亿元。
抛开各自的特殊性,上市景区从年初至今,正共同经历着一场“渡劫”。
景区既有的长期挑战并未消失:
1.众所周知,门票收入多数无法纳入上市公司的收入中。因此,多数传统上市景区的营收主要来源于索道、游船等小交通,以及景区内餐饮、酒店及部分旅行社业务等。疫情期间的限时限流开放政策,叠加城市周边游目的地对游客的分流作用,多数景区回暖不易,客流锐减也导致二次消费转化率降低。而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下,这一趋势大概率仍将延续。
2.多数景区对自然旅游资源的依赖仍未减轻,“靠天吃饭”并不利于企业盈利规模与风险抵御能力的增长。优化存量、做大增量,提升景区客单价与复购率,是每个上市景区的愿景,却也成为摆在各家面前的一道难题。
3.单一的业务模式与隐藏的增长瓶颈,推动着上市景区在景区之外寻找第二条增长曲线。宋城演艺曾经溢价68倍收购六间房,通过进军互联网演艺行业打造O2O互动娱乐平台,或也有此意。然而,宋城演艺对花房科技的计提减值,也证明了上市景区勾勒第二曲线的过程并非易事。
值得注意的是,2月4日,黄山旅游发布公告称,拟以自有资金出资5亿元,设立%控股的子公司黄山云巅投资管理有限公司(暂定名)。黄山旅游表示,将以此为平台加快公司产业布局,完善公司产业链布局,拓展盈利空间。
而对于上市景区来说,上述挑战在年,也将面临一些“老调新谈”的尴尬。
首先,在沪深交易所的退市新规与疫情常态化防控下,若景区未来一年内延续亏损状态,那么在明年的此时,不排除出现更多个“西域旅游”和“大连圣亚”。
其次,为响应各地“就地过年”的号召,以黄山、峨眉山等为首的景区纷纷推出门票优惠甚至减免政策。门票优惠,一定程度上将在长线游部分受限的情况下,帮助景区吸引更多本地游客。但在“引流”与“让利”之间,二者能否达到相应的平衡,不同景区,甘苦自知。可以预见的是,多数景区又将面对一季度营收“打折”的情况。
排队IPO,名为上市实为自救?
对于上市景区来说,以多数亏损的情况迎来开年,年依旧艰难。
但与此同时,排队上市的旅企数量却不降反增。近几个月来,包括呀诺达、广州塔、华强方特、鄂旅股份、陕西旅游、青都旅游等在内的多家旅企纷纷宣布冲刺IPO。
旅企上市并不容易。自年黄山旅游B股挂牌上交所,成为中国“第一只完整意义上的旅游概念股”,25年间成功登陆A股市场的旅企不到40家。年《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》出台后,规定风景名胜区门票收入不能纳入上市公司体系。
门票收入不得上市,营收难以触及上市门槛,加之业务模式单一、季节性特征明显、抗风险能力弱等问题,景区类旅企上市一直以来难上加难。年至今,A股市场仅新增7家上市景区。
景区上市虽难,但上市利好也显而易见。拓宽融资渠道是最突出的优势之一,无论是IPO、增发还是发行可转债,都能够实现为企业追加融资的目的,优化资产负债结构,提升资产流动性。对于景区核心产品的持续优化及增量产品打造来说,上市意味着更加丰富的资金来源。
而在疫情期间,资本市场对于旅游企业的认可度有所下滑,上市旅企市值反复波动。不过,资本环境的变局并未影响旅企IPO的热情。或者可以说,相比于自我更新优化,此时排队IPO的景区旅企,更多显露出寻求资金支持的“自救”色彩。
以广州塔为例,年上半年共接待登塔游客25万人次,降幅为77%;实现营收1.02亿元,同比下降67.57%,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净利为-.69万元,同比下降-.97%,毛利率也从年同期的61.31%下滑至-1.25%。
若上述排队IPO的景区中,有企业未通过IPO审核,迎接他们的仍将是道阻且长的上市之路。而若顺利登陆A股市场,那么随着疫情防控与市场需求的变化,资本市场的新“入局者”们也将面临新的挑战。
经过年疫情冲击与“就地过年”引导,周边游的市场将不断崛起,掀起新一轮的目的地客源争夺战,更加考验景区对周边客群的覆盖、吸引和转化能力。因此,成功上市后,多数景区或倾向于在存量优化、整合营销等方面进一步加大投入。
而在这一市场变化下,位于长三角、珠三角、京津冀、成渝城市群等客群消费水平较高、休闲度假需求旺盛的景区,将具有更大的天然竞争优势,并丰富以休闲度假、娱乐体验为主的增量项目。同时,也将通过搭建线上“云游”展厅、开发文创产品等方式,进一步延长游客消费链条,扩大景区影响半径,借更多渠道实现“自救”与转型。
转载请注明:http://www.0431gb208.com/sjslczl/8478.html